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领导讲话>自治区>正文
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云文霞在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16-10-11 11:04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计生协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计生协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我代表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计生协)第四届理事会向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上届工作回顾

10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计生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治区各级计生协紧紧围绕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大局,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组织网络优势,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促进计生协工作深入发展。各地党政高度重视计生协工作,不断加强对各级计生协组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计生协的地位和作用,为计生协开展工作创造有力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计生协工作,在人员编制、办公条件、经费保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计生协事业发展,支持计生协按照群众组织特点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保障计生协参与卫生计生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形成了统筹协调推进、典型引路、项目带动、群众参与和计划生育家庭受益的工作格局,计生协的生力军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健全组织,计生协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参公”、“入序”和“三定”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自治区计生协顺利完成了“参公”工作。20152月,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将自治区计生协纳入自治区群团机构序列,为自治区计生协核定副厅级领导职数1名,2个处级内设机构,调整编制5名,自治区计生协完成了“参公”、“入序”和“三定”工作。目前,全区11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解决了计生协机构,人员编制331名,16个旗县完成了“参公”工作。二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各级计生协注重加强乡村两级组织建设和会员队伍建设,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截止20165月底,全区共建立各级计生协组织1.56万个,行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471个。三是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积极发展计生协会员,注重吸收热心公益事业的“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模范、老长辈)、“能人”和积极分子入会,全区发展会员206万人。

(三)强化宣传,着力提升计生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集中性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各地计生协充分利用“5.29会员活动日”、“母亲节”、“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契机,举办主题性宣传活动。二是群众性宣传活动更加活跃。广大会员、志愿者运用地方戏、书画、摄影、剪纸、文体娱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三是经常性宣传活动特色鲜明。各地围绕修订村规民约、深化群众自治,以“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男女平等、转变婚育观念”为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四是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利用卫生计生信息网络、计生协网站、短信平台、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加大对计生协工作的宣传。

(四)发挥民主,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和流动人口工作。全区计生协把参与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履行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引导群众提高参与自治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协助嘎查村(居)两委主动承担起嘎查村(居)人口计生工作,逐步建立基层党政、计生专干、计生协“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发动群众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自觉与诚信计生、阳光计生紧密结合,客观反映群众诉求,维护广大会员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了国家级“万村(居)示范”、省级“千村(居)示范”、盟市级“百村(居)示范”的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三级联创”活动。全区已有295个嘎查村(居)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嘎查村(居)。

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计生协工作的覆盖面,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289个。有力推动了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五)聚焦生育关怀,打造北疆特色品牌。生育关怀行动是顺应时代发展,聚焦生育行为,造福计生家庭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多年来,全区各级计生协在经济补助、生产生活帮扶、精神慰藉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通过项目运作打造了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民生工程品牌。

一是实施幸福工程项目,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项目,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帮助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母亲通过发展家庭经济,劳动摆脱贫困,改变了贫困母亲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她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截止今年8月底,全区8个盟市的34个旗县建立了国家级幸福工程项目点,7个自治区幸福工程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1960万元,共救助贫困母亲3122人,惠及人口12516人。特别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实施幸福工程17年来,共救助贫困母亲1111位,被救助贫困家庭年增收8005000元,脱贫率达90%以上,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项目县”和“先进项目县”,并成为全国唯一的幸福工程可持续项目试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富吉村村民刘希艳用幸福工程项目款种植优质南瓜脱贫致富后,主动帮助84户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实现了共同致富,2013年、2015年刘希艳荣获幸福工程全国十佳幸福母亲荣誉称号。

二是建立生育关怀公益金制度,体现计生惠民政策。生育关怀公益金制度的建立,通过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计生干部的紧急救助,扶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007年,兴安盟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全区率先建立生育关怀公益金制度,由盟旗两级财政投入,保证每年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并于当年对首批258个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实施紧急救助。鄂尔多斯市自2008年起,已累计投入生育关怀公益金1470万元,用于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危房改造、牲畜棚圈改造、大学生救助等活动2013年,自治区安排400万元注册成立内蒙古人口福利基金会,健全完善了生育关怀公益金募集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区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和98个旗县(市、区)设立了生育关怀公益金,累计投入1.08亿元,累计支出8145万元。

三是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各级计生协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协会实施、市场运营、独立核算、群众受益”的计划生育保险工作机制。基层计生协立足于宣传知识、沟通信息、办理投保、监管理赔等方面,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目前,全区已有11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96个旗县(市、区)开展了计生特殊家庭、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和基层计生干部等量身定做的计划生育保险产品,累积投入资金达4222.7万元,惠及109.26万人次。

四是创建北疆幸福家庭,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包头市是首批国家级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全市以“统筹大人口、关注大民生、立足大服务、着眼小家庭”的理念,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创建主题,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鹿城新家庭”品牌。201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开始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试点,共投入资金247万元,开展了5个项目试点工作,受益目标人群达5000余人。通过开展宣传倡导、基线调查、帮扶、走访慰问和联谊等活动,着力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生产、生活、养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怀,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稳定。

五是改善生活习惯,构筑安全屏障。2006年以前,我区中西部每年因“锅连炕”被烧烫伤的婴幼儿约有3000多名,致残率高达20%以上。为改善群众生活习惯,避免孩子受到创伤,自治区计生协与内蒙古军区联手开展了历时一年时间的治理改造“锅连炕”工程。共投入专项经费340万元,为农村牧区17040常住户,有“锅连炕”的03岁婴幼儿家庭免费安装了防护栏。

六是福祉百姓,彰显“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活力。20096月,自治区实施了由政府埋单为农村牧区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政策内孕期妇女,自确认怀孕之日起至分娩为止每人每天免费提供“一杯奶”(250克)的生育关怀行动项目。截至2015年底,全区各级共投入资金2亿余元,受益人数达37万余人。

七是实施“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行动。20167月,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美国微笑联盟和自治区计生协联合在我区赤峰市实施了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活动,为4个盟市的70名儿童实施了103例(次)免费手术,为45名儿童免费提供了96例(次)牙齿清洁手术。回访结果显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该项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是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生育关怀送进军营。部分盟市建立了军人家属计划生育服务基地,通过科普知识书屋、举办知识讲座,为部队官兵、随军家属以及营区流动人口提供节育技术、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同时把对部队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和帮扶纳入“生育关怀行动”之中,开展了“生殖健康进军营、计生关怀暖兵心、为计生空巢家庭送兵儿子”的主题系列活动,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普遍欢迎。

九是拓展服务领域,关注青春健康。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国计生协的要求,开展实施了“青春期生殖健康”项目,多次邀请生殖健康专家、学者在自治区各高校进行讲座,让最新、最科学的青春健康知识走进校园,在生殖健康教育、防治艾滋病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回顾过去的工作,全区各级计生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得益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全区广大理事、会员、志愿者和计生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自治区计生协第四届理事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计生协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级计生协的理事、会员、志愿者和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计生协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各级计生协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盟市没有“入序”,绝大部分旗县(市,区)还没有解决“入序”、“参公”问题。二是一定程度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娱乐化现象,工作方法缺乏群团特色,信息化水平偏低。三是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四是创新研究能力不足,缺乏前瞻意识,工作开展“重试点,轻推广”。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全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总要求,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作用,切实做好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优生优育指导、计生家庭帮扶、群众维权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水平,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形成计划生育多元共治的新格局,为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挥生力军作用。全区计生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高新时期计生协工作水平。20157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意见》中指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革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意见》是中央对群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指导和推动党的群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全区各级计生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会员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神圣职责。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好《意见》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计生协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各级计生协长期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计生协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融入大局,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不移地把《意见》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一是强基固本,进一步加强各级计生协组织建设第一,继续抓好旗县级以上计划生育协会的“入序”、“参公”和“三定”问题。已经落实“三定”的,也要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自治区计生协要加大调研、协调和指导力度,加快推动盟市、旗县(市、区)完成计生协 “入序”、“参公”和“三定”工作。希望各地计生协要积极主动向卫生计生委和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尽快解决计生协组织的“入序”、“参公”和“三定”问题。第二,继续加强基层计生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阵地,落实工作制度,按照四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经费、有阵地)的要求,狠抓基层计生协组织建设,狠抓工作制度和工作阵地的完善,推进基层计生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各级要把计生协组织建设和工作保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办公场所、活动阵地、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计划生育协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深入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政问责。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措施,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

二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发挥计生协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各级计生协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体优势、网络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卫生计生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形成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大合力。第一,主动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新形势下,将有更多的事务性工作从行政工作中剥离出来,由群团组织承担。各级计生协要把握机遇,继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路,打造更多叫得响、口碑好的项目品牌,在“有为”中达到“有位”。第二,加强自身建设和工作水平。要加快全区各级计生协换届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卫生计生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协会《章程》,选好干部、配好班子,把有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计生协组织中去。今年年底前,力争完成盟市级换届工作。全区各级计生协要加强思想、制度、能力和作风建设,努力把计生协创建成“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有作为”的机关;要加大对计生协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使计生协工作更加务实、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在助民、惠民、富民工作中取得新成效,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展示新作为。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三,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延长工作“手臂”,扩大服务半径,提高计生协的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提升影响,进一步加强宣传倡导工作。各级计生协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第一,以中国计生协八代会和自治区计生协五代会召开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重新修订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和计生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积极推动计生协工作高层倡导。第二,发挥群众组织的特点,协助党委、政府,广泛宣传《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和重新修正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普及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第三,拓展宣传渠道,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计生协文艺骨干作用和群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加强对计生协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第四,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当地计生协工作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提升流动人口计生协服务管理水平。推动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是计生协参与社会治理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是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要支撑。

一是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多元共治的新格局。要依托根植群众、来源群众的天然优势,发挥计生协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等作用,融合宣传倡导、生育关怀、组织建设等工作,深入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协作协调、互促互补互融。

二是抓好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充分发挥我区5个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项目试点示范作用,认真总结、归纳各地在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定期采取会议、情况通报等形式加强各地工作经验交流,推动全区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是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第一,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建设。在社区、企业、集贸市场以及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立“党支部+协会”、“商会+协会”、“产业式协会”等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力争到2020年,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工作覆盖率达90%以上。第二,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支持流动人口服务方式项目化、产业化、规范化服务发展。第三,发挥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我区现有的计生协流动人口项目试点为基础,向全区推广先进经验。

(三)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造福计划生育家庭。要始终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政策支持,宣传倡导、项目运作、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地开展关怀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基层计划生育困难职工的“五关怀”活动。

一是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健全生育关怀公益金制度。全区各级计生协要设立“生育关怀公益金”专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积极动员吸纳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资助和捐赠,逐步扩大生育关怀公益金的规模。提高帮扶标准,发挥好对计生特殊家庭、计生困难家庭和基层卫生计生干部紧急救助的作用。

二是深入开展创建北疆幸福家庭活动。各级计生协要积极配合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立足于家庭、服务于家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生协的服务要由服务已婚育龄群众向服务各个年龄群体发展;由为群众计划生育服务向为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发展。要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家庭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通过宣传倡导、服务关怀、项目运作等形式,做好党委政府的助手和群众的贴心人。自治区计生协将推广我区5个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试点经验,扩大全区项目试点覆盖面,为更多计生特殊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养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组织实施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各级计生协要扎实实施好幸福工程项目,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不仅把它打造成为卫生计生系统的民心品牌,也要成为党和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调研,科学化管理,确保项目经费及时回收,做好项目的总结评估,使这一惠民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继续扩大计划生育保险范围。在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住院医疗、住院护理等方面提供保险保障服务,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特别针对计生特殊家庭,各级计生协要与当地保险公司共同研究,继续开发为特殊计生家庭定制的保险产品。

五是拓展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全区各级计生协要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大中专院校集中的地区,要组织相关专家,经常走进校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讲座;有条件的基层计生协要建立青春健康俱乐部,开通青春健康服务热线,开展心理咨询、生殖与避孕、预防性传播疾病、远离毒品等内容的培训;成立青春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加大青春健康师资培训力度。各级计生协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春健康教育格局。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十几年,全区计生协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展望今后的五年,前程似锦,任重道远。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计生协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指导帮助下,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开拓进取,乘势而为,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区计生协工作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打印〗〖关闭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         蒙ICP备2023003328号           地 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路35中西巷1号
          电话:0471-4935976           邮箱:nmgfpa@163.com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市企元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协会微信公众号